图书介绍

齿轮手册 上 第1篇 总论【2025|PDF|Epub|mobi|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】

齿轮手册 上 第1篇 总论
  • 齿轮手册编委会编 著
  • 出版社: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
  • ISBN:7111016246
  • 出版时间:2004
  • 标注页数:35页
  • 文件大小:4MB
  • 文件页数:64页
  • 主题词:五金

PDF下载


点此进入-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【推荐-云解压-方便快捷】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。移动端-PC端通用
种子下载[BT下载速度快]温馨提示:(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)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[便捷但速度慢]  [在线试读本书]   [在线获取解压码]

下载说明

齿轮手册 上 第1篇 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

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。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。

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,简称FDM(免费,没有广告,支持多平台)。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。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。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。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。不推荐使用!后期资源热门了。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!

(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,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)

注意: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: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

图书目录

1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3

第3篇 其他渐开线齿轮传动3

第10篇 小模数齿轮及小模数蜗杆传动3

第1章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分类及特点3

1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分类3

2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

第11篇 非圆齿轮传动3

第1章 非圆齿轮的节曲线3

1 节曲线的方程式3

第12篇 通用齿轮减速器3

第1章 概述3

1 通用齿轮减速器和专用齿轮减速器3

2 减速器的主要类型、特点及应用3

第13篇 专用齿轮传动装置3

第1章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3

第1章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3

1.1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典型结构3

第14篇 齿轮的测绘3

第1章 圆柱齿轮的测绘3

1 概述3

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绘3

2.1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3

第15篇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3

第1章 概述3

1 硬齿面齿轮的应用3

2 齿轮钢材的选用3

2.1 钢材牌号3

2.2 钢的纯净度3

第16篇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冷却3

第1章 齿轮传动润滑机理3

1 齿轮的啮合特性3

第1章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3

第1章 概论3

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3

第7篇 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3

第1章 概述3

1 定义3

1.3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分类、特点和用途3

1.2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3

1.1 锥齿轮传动3

1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特点和用途3

第1章 概述3

第5篇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3

2 分类和性能3

第8篇 摆线针轮传动3

1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原理3

1 概述3

1.1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结构3

1.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特点3

1.1 圆弧圆柱齿轮的啮合原理3

1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3

第1章 概 述3

第4篇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3

目录3

第9篇 谐波齿轮传动3

第1章 概述3

1 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3

2 谐波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3

2.1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特点3

2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3

第6篇 蜗杆传动3

第18篇 齿轮及其传动装置的试验3

3 其他非标准齿廓3

齿廓与模数系列3

第1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3

第2篇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3

第2版前言3

1.2 我国的齿轮传动3

1.1 齿轮的历史3

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3

1 静态加载的轮齿弯曲静强度试验装置3

第1章 齿轮承载能力试验装置3

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模数系列3

齿轮常用代号3

1 齿轮的历史与发展趋势3

第1章 概述3

第1篇 总论3

2.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

2.1 通用材料高频疲劳试验机4

第1章 齿轮磨损和损伤基本模式4

的特征、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4

2 节曲线的曲率及凸性校验4

1 裂纹4

2.1 圆弧齿轮的齿面方程4

2 圆弧齿轮齿面方程和相对曲率半径4

1.3 圆弧齿轮传动的两种类型4

1.2 圆弧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4

1 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4

2.4 给定中心距、∑=90°的标准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

2.3 螺旋角的选择4

2.2 实现最紧密啮合的条件4

1.2 箱体4

2 小模数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

1.2 小模数渐开线齿轮模数系列4

2.2 液压激振轮齿弯曲疲劳试验机4

2 脉动加载的轮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4

1.1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4

第2章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4

第17篇 齿轮的磨损和损伤4

3.1 调质齿轮的计算截面尺寸4

2 齿轮的润滑状态4

1.4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三种齿制4

2 蜗杆传动的效率4

3.2 表面硬化热处理齿轮4

第2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

3 热处理冶金因素和工艺因素4

2.3 钢的淬透性4

1.1 外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4

1 标准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

3 典型的非圆齿轮节曲线5

3.1 失效形式5

3.2 材料选择5

2.2 边界润滑5

2.1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5

2.2 准双曲面齿轮的瞬轴面和分度锥面5

1.2 内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5

2.1 锥齿轮的节锥面和分度锥面5

2 节锥面、分度锥面和齿面的形成5

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选择5

2.2 圆弧齿轮的相对曲率半径5

2.5 变位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实例5

2.4 采用封闭系统的脉动加载轮齿弯曲疲劳试验机5

验机5

2.3 电磁激振液压式轮齿弯曲疲劳试5

4 蜗杆传动的润滑6

3 行星机构传动比计算6

3 重合度与啮合特性6

3 功率开放型齿轮试验装置6

2 轮齿折断(断齿)6

1.3 发展趋势6

4.1 润滑方式的选择6

3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简图与传动比6

计算6

3.1 典型单级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简图与传动比计算6

2.3 齿面的形成和当量齿轮6

3.1 单圆弧齿轮的重合度6

3.2 双圆弧齿轮的重合度和啮合特性6

1.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几何要素代号6

2.2 齿轮与齿条加工中的过切和啮合6

3 齿轮润滑的特点及润滑剂的作用6

1.3 齿轮6

第2章 齿轮材料6

1 齿轮用钢材6

2.1 齿轮与齿条传动特点6

1.1 齿轮钢材的合金化6

第2章 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润滑油的选用6

2 齿轮与齿条传动6

传动中的干涉6

2.3 混合润滑6

3 齿轮减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

1.3 齿轮钢材的热处理特性7

1 齿轮润滑油的分类7

1.1 按用途分类7

3 锥齿轮几何参数的名称7

2 齿轮传动的特点7

3.1 锥齿轮主要尺寸的名称7

3 交错轴斜齿轮的重合度和有效齿宽7

2.3 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7

3 变位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7

4.2 润滑油的选择7

4 节曲线封闭的条件7

5 常用的封闭非圆齿轮节曲线7

5.1 椭圆类节曲线7

3.2 简单双级和复式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简图和传动比计算7

3.1 变位齿轮传动概述7

2.1 摆线针轮传动的齿廓曲线7

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啮合原理7

1.2 齿轮钢材的冶金质量7

4 功率封闭型齿轮试验装置7

4 圆弧齿轮的特点8

5 圆弧齿轮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8

1.4 滑动轴承8

1.5 润滑8

4 交错轴斜齿轮的干涉8

第2章 变齿厚渐开线齿轮传动8

1 外啮合变厚齿轮传动8

1.1 变厚齿轮的加工原理及几何尺寸8

的计算8

4.1 电功率封闭型齿轮试验装置8

1.1 主要啮合参数的选择8

1 谐波齿轮传动主要参数的确定8

第2章 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与计算8

3.2 锥齿轮专用的术语和定义8

4.3 润滑油的更换及清洗8

2.2 摆线轮齿廓曲线的方程式8

1.2 通用减速器的设计程序8

3 齿轮传动的类型8

1.1 减速器设计的一般程序8

1 减速器的设计程序8

第2章 齿轮减速器的设计8

4 齿轮传动类型的选择原则9

3.2 变位系数的选择9

1.2 谐波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9

1.3 不产生齿廓重叠干涉的条件与侧隙计算9

4.2 机械功率全封闭型齿轮试验装置9

2 锥齿轮的基本齿廓9

2.3 摆线轮齿廓的曲率半径9

主要参数的选择9

1.6 联轴器9

2 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主要参数9

2.1 基本参数9

1 概述9

第2章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9

3 锥齿轮的大端分度圆直径10

1.4 齿轮用钢的选择10

第2章 行星齿轮传动主要参数的确定10

3.1 一般工业用锥齿轮10

2.1 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箱10

2 双圆弧齿轮基本齿廓10

1 齿数的选择10

1 圆弧圆柱齿轮模数10

第2章 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与模数10

1.1 齿数选择应满足的条件10

5.3 偏心圆齿轮及与其共轭的非圆齿轮10

1.4 保证传动正常工作性能的条件10

2 高速系列标准减(增)速器10

3 齿面疲劳现象10

5.2 变性椭圆节曲线10

性能11

2.2 齿面耐磨计算11

准则11

1.5 常用齿轮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11

2.2 齿轮啮合参数11

5 蜗杆传动齿面啮合摩擦因数11

1.2 平行轴外啮合变厚齿轮传动11

3 特殊齿形应用11

2.4 复合齿形11

5 加载器11

第2章 非圆齿轮的设计11

2.1 谐波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11

2 谐波齿轮传动承载能力计算11

3.2 汽车用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11

1 非圆齿轮的齿廓11

2.2 GH系列高速双圆弧齿轮箱11

1.1 齿数z1和模数mn12

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类型及特点12

1 基本参数选择12

第2章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12

2.3 多级减速器传动比分配12

2 压力角12

1.2 配齿方法12

1.2 纵向重合度εβ12

2.3 柔轮的疲劳强度计算12

1 概述12

3.3 “克”制摆线齿锥齿轮12

5.1 内力型加载器12

4 准双曲面齿轮偏置距E12

1.2 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(AGMA)的12

分类12

与几何尺寸计算12

5 齿轮的齿数、模数、齿宽和螺旋角12

5.1 直齿和弧齿锥齿轮12

第2章 水泥磨齿轮减速器12

第3章 圆弧圆柱齿轮基本参数选择12

1.4 齿宽系数φa或φd13

1 齿轮啮合原理的数学基础13

1.1 坐标变换与变换矩阵13

5.2 外力型加载器13

4 节曲线不封闭的非圆齿轮设计13

3 非圆齿轮的根切校验13

2 碾磨减速器13

1.3 螺旋角β13

1.3 根据极压添加剂分类13

1.5 齿宽b13

第2章 齿轮啮合原理13

2 双圆弧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13

1.3 渐开线圆柱蜗杆—ZI蜗杆13

1.2 法向直廓圆柱蜗杆—ZN蜗杆13

1.1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—ZA蜗杆13

4 齿面耗损的迹象13

2.4 波发生器轴承的寿命计算13

1.4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—ZK蜗杆14

尺寸计算14

3.3 外啮合变位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14

5.2 摆线齿锥齿轮14

2.1 闭式工业齿轮传动用油14

5 节曲线封闭的非圆齿轮设计14

3 双圆弧齿轮测量尺寸计算14

2.2 斜齿圆柱齿轮的测绘14

3 辊压磨减速器14

2 工业齿轮油及其质量指标14

3.1 减速器的整体结构14

3 减速器的结构和零部件设计14

3.1 弦齿厚(法向)?和测量弦齿高?14

3 谐波齿轮传动效率和发热计算14

2.5 两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14

3.1 谐波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公式14

5.3 准双曲面齿轮15

3.2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发热计算15

6 变位系数15

2 内啮合变厚齿轮传动15

2.1 内齿变厚齿轮15

6.1 径向变位系数x15

1.2 有关微分几何的简明知识15

2.2 模数15

6 非圆齿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15

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(轴交角∑=90°)15

2.1 基本齿廓15

3.2 凸齿公法线长度W和测量跨越15

齿数k15

4 谐波齿轮传动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结构16

2.3 导程角γ16

2.5 传动比i和齿数比u以及齿数的选择16

系数q16

2.4 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蜗杆直径16

4.1 主要零件的材料16

第3章 非圆齿轮轮系16

1 定轴轮系16

1.1 运动关系及节曲线计算16

2.2 平行轴内啮合变厚齿轮传动16

8.1 曲线齿锥齿轮齿的螺旋方向选择16

小轮的偏置16

8 齿的螺旋方向选择和准双曲面齿轮16

6.2 切向变位系数xt16

4 筒形磨减速器16

4.1 边缘传动16

7 齿侧间隙16

3.3 弦齿深(法向)H16

3.4 奇数齿齿轮的根斜径Lf16

3.5 齿面波度的波长L17

1.3 相位不同的椭圆齿轮定轴轮系17

1.2 相位相同的椭圆齿轮定轴轮系17

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7

3.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本参数17

5 胶合17

4.2 柔轮、刚轮的结构形式和尺寸17

1.6 国外常用的齿轮材料17

5.3 力矩型加载器17

2.6 蜗杆传动的变位及蜗轮变位系数x217

8.2 准双曲面齿轮小齿轮的螺旋方向和偏置方向17

和代号18

1.7 中国与其他国家常用钢号近似18

2.1 W-W型非圆行星轮系18

2 行星轮系18

9 铣刀盘参数的选择18

9.1 “克”制铣刀盘参数的选择18

9.2 “奥”制铣刀盘参数的选择18

对照表18

2 齿轮、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18

1 适用范围及精度等级18

第4章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18

2.7 几何尺寸计算18

4.2 中心传动18

3.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几何尺寸19

2.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9

3.2 通用减速器的装配型式和旋向19

6 永久变形19

3.3 W机构的有关参数与几何尺寸19

1.3 相对运动与相对微分20

10 齿轮主要参数初算20

4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受力分析20

3 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分析20

3.2 交错轴变厚齿轮的传动计算20

3.1 交错轴变厚齿轮传动原理20

3 交错轴变厚齿轮传动20

4.3 波发生器的结构设计20

3.3 箱体结构20

2.2 开式工业齿轮传动用油20

10.1 直齿锥齿轮20

第2章 齿轮失效判据21

4.1 齿面疲劳点蚀计算21

3.4 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21

2.1 齿面磨损失效判据21

2 重载齿轮失效判据21

范围21

2.1 齿轮的瞬心线21

2 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21

1 重载齿轮的分类及其失效判据的适用21

6 机械功率非全封闭型齿轮试验装置21

6.1 多盘摩擦离合器式21

6.2 磁粉离合器式21

6.3 液力偶合器式21

4.1 针齿与摆线轮齿啮合的作用力21

10.2 汽车弧齿锥齿轮21

2.1 高度变位21

2.2 角度变位21

4 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21

2.3 车辆齿轮油的质量指标21

2 变位系数的选择21

2.2 其他类型的非圆行星轮系21

10.3 摆线齿锥齿轮21

3 非圆齿轮副与差动轮系的组合22

2.3 齿条的测绘22

10.4 准双曲面齿轮22

2.2 齿面点蚀失效判据22

2.3 齿面剥落失效判据22

2.4 齿面胶合失效判据22

2.5 轮齿塑变失效判据22

2.6 轮齿折断或裂纹失效判据22

2.4 内齿轮的测绘22

2.5 交错轴斜齿轮的测绘22

2.3 确定共轭齿廓的方法22

加载器式22

6.5 双排NGW行星传动水力测功机22

6.4 NGW行星传动制动摩擦加载器式22

2.2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理22

3 各项精度指标的分组和选用22

第2章 齿轮承载能力测试方法23

2.6 其他类型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绘23

3 其他参数的选择23

2.4 汽轮机油的质量指标23

3.4 齿轮、轴的结构尺寸23

1.2 齿轮试件23

1 非圆齿轮在加工等螺旋角锥形立铣刀中的应用23

第4章 非圆齿轮传动的应用实例23

1.1 试验规划23

1 齿轮疲劳强度试验23

2.1 切向变位系数x11与x1223

2 直齿锥齿轮的变位23

1 概述23

第3章 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23

4 各检验项目的公差数值23

2 齿轮修复的基本方法23

4 多级行星传动的传动比分配23

1 损伤处理对策的根据与模式23

第3章 齿轮损伤的处理对策23

2.1 轮齿表面损伤的修复方法23

5.2 齿向修形24

3.1 圆弧齿轮几何参数的测绘24

1.4 试件装机检查24

3.6 偏心轴承套24

3.5 轴承24

1.3 齿轮试验装置24

3.2 圆弧齿轮几何参数的确定24

2 非圆齿轮副在滚筒式飞剪机中的应用24

5.1 齿廓修形24

5 修形计算24

2.3 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副的几何尺寸计算24

3 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24

2.3 无根切的最大齿根角24

2.2 高变位系数x1和x224

2.4 齿廓的渐屈线24

4.2 蜗轮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24

4.3 蜗杆传动的温升计算24

3 圆弧圆柱齿轮的测绘24

4.2 输出机构的柱销(套)作用于摆线轮上的力24

3.3 圆弧齿轮的测绘实例25

1.8 齿轮钢和齿轮制造工艺指南25

4.4 蜗杆轴的刚度计算25

5 蜗杆传动尺寸的初步确定25

1 行星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25

第3章 行星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特点25

5.3 高速行星齿轮的修形特点25

3 非圆齿轮与正弦机构的组合及其应用25

1.5 轮齿失效判据25

2.2 断齿的修复方法25

3.1 选用齿轮润滑油应考虑的因素25

2.5 共轭齿廓的曲率及其关系25

2.3 裂纹的修理25

1.6 试验点布局25

3 齿轮润滑油的选用25

应用26

3.2 在粗纺梳毛机卷绕成形机构中的26

3.1 在毛纺针梳机导条机构中的应用26

3.2 闭式工业齿轮润滑油的选用26

2.4 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26

3.3 交错轴变厚齿轮实现线接触的26

条件26

4 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26

3.8 减速器的密封26

第2章 锥齿轮的测绘26

1 概述26

1.1 锥齿轮测绘的特点26

1.2 锥齿轮测绘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26

3.7 螺纹紧固件26

2.4 齿轮永久变形的修复方法26

1.7 试验齿轮的应力计算26

2.6 平面啮合的根切26

1.8 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26

参考文献26

6 蜗杆、蜗轮的结构设计26

6.1 蜗杆的结构26

5 主要件的强度计算27

5.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27

4 变传动比汽车转向器用的非圆齿轮副27

2.7 过渡曲线27

6 图样标注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27

5 齿坯检验与公差27

4.3 转臂轴承的作用力27

3.1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误差定义及代号27

3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27

6.2 蜗轮的结构27

2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27

1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刚度27

第3章 谐波齿轮减速器27

6.3 箱体及支承结构27

第3章 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27

1 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原理27

系列27

5.2 圆拉加工的差速器直齿锥齿轮27

的计算27

5.1 展成的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27

5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27

2 齿轮胶合和磨损试验27

第3章 轧机齿轮装置27

2 原始数据及印迹的取得27

机座27

2 热带钢连轧机主传动减速器和齿轮27

1 概述27

2.1 锥齿轮副的参数及尺寸的测量27

3.1 共轭齿面的定义28

2.2 齿轮机座28

3 轧机用齿轮机座28

5.4 输出机构圆柱销的强度计算28

6 摆线轮齿形的优化设计28

2.2 单个锥齿轮的参数及尺寸的测量28

4 二辊可逆热轧机主传动复合减速器28

5 单机座带材冷轧机主传动复合减速器28

6 棒线材轧机主传动复合减速器28

2.1 主传动减速器28

2 偏心渐开线齿轮的最大偏心率28

3.2 相啮齿面的共轭条件28

2 承载能力计算中有关参数的计算28

1 轴交角∑=90°的弧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28

几何尺寸计算28

第4章 弧齿锥齿轮及零度锥齿轮的28

7.2 蜗杆传动的跑合和试运转28

7.1 接触区的合理分布28

7 蜗杆传动的接触区和跑合、试运转28

5.2 针齿销的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28

1.1 轮齿折断28

1 圆弧齿轮的损伤形式及其防止措施28

第5章 圆弧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28

3.3 共轭齿面的形成方法28

2.1 齿轮试验机28

参考文献28

3 空间啮合的共轭齿面28

3.9 减速器的附件28

5.3 转臂轴承的选择28

4.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29

1.2 齿端崩角29

8 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与公差29

8.1 精度等级29

4.3 轮齿静强度的校核29

4.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29

3.10 减速器润滑冷却附属装置29

2.3 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判定29

8.2 齿坯公差29

8.3 蜗杆、蜗轮的检验与公差29

4 齿轮承载能力校核计算的特点29

3.2 按轮齿抗弯强度初算齿轮模数mn29

3.1 按齿面接触强度初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29

3 齿轮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29

参考文献29

3.4 共轭齿面的确定、啮合方程式29

3 偏心渐开线齿轮的最小几何中心距29

2.2 FZG试验程序29

3.5 共轭齿面上的界限点与界限曲线29

2.4 对加工方法、精度等级、材料及热处理的了解30

2.3 印迹的取得30

7.1 对零件的要求30

1.3 齿面疲劳点蚀30

8.4 传动的检验与公差30

8.5 蜗杆传动的侧隙30

7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技术要求30

3.6 等距共轭齿面30

1.4 齿面塑性变形30

4 减速器齿轮传动效率和热功率计算30

4.1 减速器齿轮传动效率计算30

2 轴交角∑≠90°的弧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0

2.4 试验精度30

4.4 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中部分系数的取值特点30

2.5 测量轮齿磨损量的其他方法30

3 零度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0

1.5 齿面胶合30

8.8 圆柱蜗杆、蜗轮工作图示例31

5 偏心齿轮的设计及举例31

4 偏心齿轮的传动比i31

8.6 图样标注31

8.7 其他说明31

3.2 锥齿轮齿形制度的辨别31

4 锥齿轮基本齿形要素的测定31

3.3 侧隙31

3.2 精度等级31

2.1 强度计算公式31

2 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31

3.1 齿轮本体温度的测量31

3 齿轮本体温度和齿面温度的测量31

4.1 大端模数mt(或径节P)31

3.4 图样标注31

1.6 齿面磨损31

3.1 锥齿轮种类的辨别31

3 锥齿轮种类及齿形制度的辨别31

4 共轭齿面的曲率关系31

3.3 蜗杆传动用润滑油31

4.2 减速器的热功率计算31

4.1 共轭齿面沿任意切线方向的31

诱导法曲率31

3.5 公差与检验32

2 齿轮用铸铁32

4.2 径向变位系数x32

4.3 螺旋角β32

一般形式32

2.2 计算应力的有关系数32

4.3 沿相对速度v(12)方向的诱导法曲率32

6 斜齿偏心渐开线齿轮的设计及举例32

4.2 沿接触线法线方向的诱导法曲率32

3.2 齿面瞬时温度的测量32

4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厚测量计算32

4.1 分度圆弦齿厚32

7.2 对装配的要求32

5.1 双自由度共轭曲面问题的32

5 双自由度啮合的基本原理32

4.5 共轭齿面的曲率干涉32

4.4 诱导短程挠率32

2.1 齿轮用灰铸铁33

计算33

4.2 固定弦齿厚33

2 行星齿轮传动啮合摩擦损失效率的33

1 效率计算式33

第4章 行星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33

2.1 2Z-X类传动效率计算33

5.2 双自由度共轭曲面的相对运动33

1 概述33

8 设计计算公式与设计实例33

3.4 开式齿轮传动用润滑油33

3.5 车辆齿轮传动用润滑油33

5.3 啮合方程33

1.2 两种齿制构主要差别33

1.1 两种齿制的共同点33

第5章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33

4.3 公法线长度34

5 齿轮动载荷测试34

2.2 球墨铸铁34

3.6 高速齿轮传动用润滑油34

4.4 刀具齿形角a034

4 分度锥角修正34

3 高变位系数的选择34

2 铣刀盘参数的选择34

4 油膜厚度测量34

2.3 Z-X-F类行星传动效率计算34

5.5 接触的退化34

5.6 诱导曲率计算34

2 渐开线—非渐开线齿轮啮合34

2.4 差动行星齿轮传动效率计算34

第4章 渐开线—非渐开线齿轮传动34

5.4 界点与界函数34

1 用渐开线插齿刀加工非渐开线齿轮34

2.2 3Z类传动效率计算34

3 两个非渐开线齿轮啮合35

2.3 许用应力的有关系数35

5 通用齿轮减速器的主要技术条件35

5 各类锥齿轮的测绘35

5.1 直齿及斜齿锥齿轮的测绘35

第3章 齿轮传动润滑方式的选择35

1 油浴润滑35

参考文献35

5.7 诱导短程挠率35

5 刀盘干涉检验35

7 几何计算的原始参数36

3 油雾润滑36

2 循环喷油润滑36

参考文献36

6.2 小轮小端齿顶倒坡36

5.2 收缩齿曲线齿锥齿轮的测绘36

9 主要构件的工作图36

6 减速器图例36

6 齿向载荷分布状况测试36

6 小轮齿顶变尖检验和小端倒坡36

6.1 小轮小端齿顶变尖检验36

1.1 试验装备和仪器37

1 概述37

5.3 等高齿曲线齿锥齿轮的测绘37

第3章 齿轮传动装置的试验与性能测试37

4 离心润滑37

第6章 双圆弧齿轮设计计算举例37

1 设计计算的依据37

8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37

5 润滑脂润滑37

1.4 试验项目38

6 固体润滑和自润滑38

第4章 齿轮传动的冷却38

1 功率损耗与效率38

1.1 总效率38

2.3 可锻铸铁38

2.1 轴振动测量38

2 低速重载双圆弧齿轮设计计算举例38

2 齿轮传动装置振动测量38

2.5 C-I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计算38

1.2 对试验对象的要求38

5.4 准双曲面齿轮的测绘38

1.3 试验类别38

2.2 箱体振动的测量39

1 均载机构设计39

第5章 结构设计39

1.1 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39

6 锥齿轮成对简化测绘39

2.3 测量结果的评价39

6.2 不拆卸条件下锥齿轮的简化测绘39

6.1 成对简化测绘的步骤39

2.1 通过齿轮箱表面散热39

2 自然冷却39

3 高速双圆弧齿轮设计计算举例39

1.2 提高效率的措施39

1.3 杠杆联动式均载机构40

1 概述40

11.1 RV传动原理及特点40

1 1RV减速器简介40

简介40

10 大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新结构40

3.1 常用齿轮铜合金40

3 齿轮用有色金属40

2.1 圆柱蜗杆螺旋齿面类型的鉴别40

1.4 均载机构选择与误差计算40

3.3 测点的设置40

1.2 采用弹性元件的均载机构40

2 蜗杆传动类型的鉴别40

3.1 风扇吹风冷却40

3 强制冷却40

2.2 按散热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功率PQ40

3.2 测试条件40

6.3 严重损伤锥齿轮的简化测绘40

第3章 蜗杆、蜗轮的测绘40

3 齿轮传动装置噪声测试40

3.1 测试仪器40

3.1 几何参数的测量41

3 普通圆柱蜗杆、蜗轮的测绘41

3.4 声压级的测量步骤41

3.5 测量结果的修正41

3.6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的计算41

11.2 RV传动受力分析41

9 圆柱蜗杆传动计算举例41

3.3 润滑油循环冷却41

2.2 环面蜗杆螺旋齿面类型的鉴别41

参考文献41

3.2 水管冷却41

4.4 量柱(球)测量跨距41

参考文献41

3.8 声强的测量42

3.7 声功率级的计算42

11.3 RV传动效率分析43

齿形43

4.1 计时仪器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43

4.3 清洁度的客观评价标准43

4.2 测定方法43

4.1 齿轮装置清洁度测定器具43

4 齿轮装置清洁度的检测43

3.9 齿轮传动装置噪声的评价43

3.2 蜗杆副材料的选用43

4 计时仪器用渐开线圆柱齿轮43

重合度43

3.2 基本参数的确定43

9 摆线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参数和43

1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用减速器44

5 齿轮装置传动效率的检测44

1.2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特点44

1.1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分类44

1 概述44

第3章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44

11.4 RV减速器结构44

1 齿轮的调质44

第4章 矿井提升机齿轮减速器44

1.1 调质齿轮副的硬度选配44

5.1 测试仪器44

5.2 测试要求44

5.3 测试方法44

4.2 计时仪器用渐开线圆柱直齿轮传动计算44

第3章 齿轮热处理44

10.1 “克”制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系数45

10 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系数45

1.2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结构45

4.1 几何参数的测量45

6 齿轮装置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45

6.1 齿轮装置运行状态监测的方法45

1.1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主要特点45

1 概述45

第2章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45

10.2 “奥”制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系数45

4 双导程圆柱蜗杆、蜗轮的测绘45

4.3 计时仪器用渐开线齿轮模数系列、公差项目及精度等级45

2 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特点45

2.1 低速行星减(增)速器45

1.3 齿轮钢材的调质深度45

1.2 齿轮钢材调质硬度的确定45

2 轴向圆弧圆柱蜗杆(ZC3)传动的几何及啮合计算46

5.1 几何参数的测量46

2.1 摆线轮齿廓曲线方程46

2.1 齿形计算46

2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啮合原理46

1.3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应用范围46

5 圆弧圆柱蜗杆、蜗轮的测绘46

4.2 基本参数的确定46

第3章 小模数摆线圆柱齿轮传动46

1 摆线齿轮的形成和特点46

2 修正摆线齿轮传动46

2.1 计时仪器用圆弧齿轮46

2.2 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46

6.2 测绘实例47

10.3 两种齿形系数计算法的比较47

2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用减速器47

2.3 摆线销轮47

6.1 测绘程序47

6 圆柱蜗杆、蜗轮测绘程序及测绘实例47

6.2 齿轮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47

2.2 摆线轮齿廓的切齿干涉与根切47

2.2 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47

5.2 基本参数的确定47

3 修正摆线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8

3.1 计时仪器用圆弧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8

6.3 工业应用实例48

1.4 调质齿轮钢材的选择48

11 摆线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图形48

2.3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啮合角48

2.4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重合度48

2.5 摆线轮顶圆齿厚48

3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齿廓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48

3.1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齿廓参数48

11.1 摆线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48

11.2 冠轮及铣刀几何参数48

11.3 摆线齿锥齿轮的图形及主要参数49

1 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学49

7 环面蜗杆、蜗轮的测绘49

第6章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49

3.2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9

7.1 几何参数的测量及确定49

1.1 准双曲面齿轮的节锥49

4 摆线针轮定轴传动齿轮承载能力校核50

计算50

2.3 蜗杆、蜗轮啮合性能分析计算50

第4章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测绘50

1 概述50

1.2 准双曲面齿轮的压力角和螺旋角50

2.3 驱动桥开式试验台50

2.2 总成装配检验试验台50

2.1 齿轮滚动试验机50

2 驱动桥锥齿轮室内试验的设备50

7.2 测绘程序框图50

第4章 锥齿轮减速器的试验50

1 驱动桥主减速器试验的分类50

2.4 功率封闭式驱动桥试验台51

3 驱动桥总成的试验准备工作51

5 设计计算举例51

1.3 工程机械变速器的类型51

1.2 对变速器的要求51

1.1 变速器的作用51

1 概述51

第5章 工程机械变速器51

3.1 零件检验51

3.1 齿形计算51

2 摆线轮的测绘51

3 圆环面包络圆弧圆柱蜗杆(ZC1)传动的几何及啮合计算51

3.1 针轮齿数52

3.2 技术资料的准备52

4.1 变幅系数K152

4 参数的分析及测绘实例52

3.3 针齿中心圆直径52

3.2 针齿尺寸52

2 变速器的设计52

2.1 准双曲面齿轮轮坯计算卡52

2.1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d、公比值q、档位数Z和各档传动比i的确定52

3 针轮的测绘52

4.2 驱动桥总成锥齿轮支承刚度试验52

4.1 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工艺验证试验52

4 驱动桥主减速器试验52

3.4 驱动桥锥齿轮试验转矩的规定52

3.3 驱动桥总成装配技术条件的检查52

2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52

2.1 表面淬火齿轮的技术条件52

1.5 大模数齿轮的开齿调质52

3.2 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52

6 技术要求和零件工作图52

2 齿轮的表面淬火52

4.2 分析摆线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52

1.6 常用调质齿轮钢材52

2.2 高速行星减(增)速器53

第3章 圆柱齿轮的结构与工作图53

1 圆柱齿轮的结构53

5 锥齿轮接触区变形试验53

5.1 试验方法和加载程序53

2.2 机械换档变速器的设计53

1.1 ZBJ19004—88圆柱齿轮减速器54

5 齿廓修形量的确定54

第3章 典型通用标准齿轮减速器54

6.2 试验方法54

1.2 JB/T7000—93同轴式圆柱齿轮减54

2.2 齿轮的火焰表面淬火54

参考文献54

速器54

6.1 试验目的54

6 驱动桥总成噪声试验54

5.2 锥齿轮接触区的评估54

4.3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测绘实例54

1 硬齿面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54

3.2 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54

3.3 摆线销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55

4 修正摆线齿轮的精度55

2.3 大型行星减速器55

速器55

7.5 效率试验55

7.2 试验设备要求55

7.3 试验准备工作55

2.3 定轴式动力换档变速器的设计55

1.3 YB/T050—93YN系列圆柱齿轮减55

7 驱动桥传动效率试验55

7.1 试验目的55

1.4 P系列模块式圆柱齿轮减速器55

7.4 驱动桥的磨合55

8.3 试验方法56

8.4 试验程序56

8.2 试验样品56

2.3 齿轮的感应加热淬火56

8.1 试验目的56

2.1 ZDSH、ZLSH、ZSSH双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56

2 中硬齿面双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56

8 驱动桥总成齿轮疲劳试验56

减速器57

3.1 ZB J19 026—90圆锥—圆柱齿轮57

3 硬齿面圆锥—圆柱齿轮减速器57

2.2 HNK系列双圆弧齿轮减速器57

参考文献57

9.2 试验装置57

9.3 试验程序57

9.6 试验报告57

10 驱动桥润滑油试验57

2.4 行星式动力换档变速器的设计57

9.5 驱动桥总成静扭试验评价指标57

2 圆柱齿轮工作图57

9.4 数据处理57

9 驱动桥总成静扭强度试验57

9.1 试验目的57

3.2 YB/T050—93YK系列圆锥—圆柱齿轮减速器58

1 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58

1 适用范围58

速器58

3.3 R系列模块式圆锥—圆柱齿轮减58

第4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58

2 偏差的定义与代号58

第7章 克林根贝尔格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58

第4章 小模数锥齿轮传动58

2.2 计算卡各项的说明58

2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58

3 我国工程机械变速器的主要传动形式和基本参数59

4 蜗杆减速器59

4.1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59

第5章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试验59

1.1 对试验装置的要求59

1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试验装置(试验59

台架)59

1.2 行星齿轮减速器液压加载封闭试验台的载荷和效率59

3.3 ZC1圆环面包络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计算59

2.4 行星差速器59

4.4 JB/T5559—91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减速器60

4.3 ZB J/9 021—89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和SG—71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60

速器60

4.2 JB/T7936—95直廓环面蜗杆减60

1 概述60

1.3 大型行星齿轮减速器“背对背”试验装置61

2.2 保证两齿面啮合对称61

2.1 保证两齿面在参考点M共轭61

2 分度锥面几何参数计算61

3.1 小模数锥齿轮的误差术语、定义61

齿轮—蜗杆减速器61

及代号61

4.5 JB/T7008—93 ZC1双级蜗杆及61

3 小模数锥齿轮精度制61

3.1 精度等级62

3.2 端面当量齿轮62

3 准双曲面齿轮的当量齿轮62

4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62

5 ZC1蜗杆传动的应用62

3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62

3.1 法面当量齿轮及其啮合角62

2.2 液压加载器的原理与结构62

2.1 对加载装置的要求62

2 液压加载机械封闭试验台的加载装置62

3.2 精度等级的选择62

速器62

5.2 ZB J19 020—89ZZ行星齿轮减62

速器62

5.1 JB/T6502—93NGW型行星齿轮减62

5 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62

3.1 浮动用齿式联轴器的结构设计与63

计算63

3 主要构件的设计与计算63

第4章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63

1 概述63

4 冠轮和小齿轮的齿宽63

5 小轮无根切最小变位系数63

6 摆线针轮减速器63

5.3 JB3723—84NGW-S型组合式行星齿轮减速器63

3.2 齿轮结构设计与计算64

7 刀盘干涉校核64

6.2 JB/T2982—94摆线针轮减速器64

1 概述64

第6章 齿轮联轴器64

6.1 XW、XL型摆线针轮减速器64

6 分度锥角许用最大值64

3.3 侧隙64

3.4 图样标注64

3.2 精度64

2 啮合性能分析64

7.1 XB型谐波齿轮减速器65

10 齿形系数65

8.2 小轮齿顶倒坡65

3 液压加载封闭试验台的设计65

4 齿坯要求65

4.1 术语与定义65

4.2 齿坯精度65

9 重合度65

7.2 SJ2604—85 XBD型谐波齿轮减速器65

2 中、低速鼓形齿联轴器65

7 谐波齿轮减速器65

8 小轮齿顶变尖校核和小端倒坡65

8.1 小轮齿顶变尖校核65

2.1 位移圆半径与齿廓曲率半径65

3.5 公差与检验65

8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66

2.2 法向侧隙的计算66

2.3 几何计算66

4.2 试验步骤和方法66

8.1 YB/T079—1995三环减速器66

3.1 齿数比u66

4.1 试验项目66

4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科研性试验方法66

3.2 蜗杆计算功率Pc166

11 几何计算原始参数66

3 原始参数66

8.3 JB/T8712—1998星轮减速器67

12 “克”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67

8.2 SJ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67

5.1 NGW行星减速器不同均载机构的试验装置67

5 行星齿轮减速器不均载系数kp值的测定67

4.3 试验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67

4.1 参数选取原则68

5.2 不均载系数kp值的测定68

5.1 齿轮的检验项目68

1.1 AGMA的工况系数SF68

1 机械功率选用系数68

第4章 通用齿轮减速器的选用68

4 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68

5 齿轮检验与公差68

计算69

4 圆柱齿轮端面齿盘传动的几何尺寸69

1.2 我国的机械功率选用系数69

确定69

3.1 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技术参数的69

3 齿轮的渗碳及碳氮共渗69

5.2 齿轮公差69

2 已知载荷谱时使用系数KA的计算70

3 通用齿轮减速器的选择要点70

3.1 选型原始数据70

6.3 液压加载装置70

6.2 800kW试验台平面布置和结构70

6.1 技术性能参数70

第5章 小模数蜗杆传动70

1 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70

2 小模数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70

6 液压加载机械封闭800kW试验台70

4.3 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71

3.2 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71

2.4 强度计算71

3.2 按机械强度初选规格71

3.3 行星架的结构设计与计算71

4.2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几何参数和71

尺寸计算71

2.6 中、低速鼓形齿联轴器的结构72

1 概述72

2 高速齿轮试验方法72

2.5 主要技术要求72

第6章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运转试验72

3.1 高速齿轮联轴器的结构73

2.1 试验方案的确定73

3.3 校核热功率73

2.2 试验台的布置73

2.3 测试仪器73

3 高速齿轮联轴器73

13 “克”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当量齿轮参数和重合度计算74

3.2 主要参数的确定74

3.3 强度计算74

3.1 小模数圆柱蜗杆和蜗轮的误差术语、定义及代号74

3 小模数圆柱蜗杆、蜗轮精度制74

4 选用举例74

3.4 校核尖峰载荷及轴伸部位的载荷74

4.2 振动测量75

2.4 运转试验的一般程序75

3 高速齿轮传动装置的试验75

3.1 空载全速试验75

3.2 部分负载试验75

3.4 参数验算75

第5章 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75

1 概述75

1.1 工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75

3.3 满负载全速试验75

4 重要性能参数的检测75

4.1 噪声测量75

5.1 中心距a的确定76

1 试验的分类76

5 承载能力计算76

第7章 变速器试验76

1.3 减速器设计计算的常用软件76

2 变速器台架试验项目76

2.1 机械变速器76

14 “克”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形系数76

2.2 液力机械传动变速器76

2.3 试验项目的选择76

3 性能试验的设备和台架布置76

3.1 对试验台的要求76

1.2 最优化计算方法76

1.5 动态优化设计76

讨论76

1.4 对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的几点76

3.5 外齿轴套工作图示例77

4 典型产品介绍77

4.1 中、低速鼓形齿联轴器77

4.2 高速齿轮联轴器77

3.2 试验台的组成77

2 单台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77

2.1 设计变量77

2.2 目标函数77

3.4 基本构件和行星轮支承结构设计77

第8章 奥利康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77

15 “克”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图形77

3.1 YNK齿轮减速器的系列优化78

3.4 转矩、转速传感器和测量仪78

3.3 试验精度78

5.2 蜗杆传动的磨损寿命计算78

3.2 精度78

3 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78

2.3 约束条件78

4 试验条件79

1 概述79

2 分度锥面几何参数计算79

2.1 保证两齿面在参考点共轭79

2.2 冠轮参数和刀盘中心位置79

3.3 公差与检验79

4.2 试验转速79

3.2 HPP齿轮减速器的模块化设计79

4.1 试验油温79

5.2 传动效率试验80

5.1 空载损失转矩试验80

5 主要性能试验项目80

4.3 试验载荷80

1.1 工作状况80

3.5 行星减(增)速器机体结构80

1 起重机用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原则80

1.2 工作级别80

2.3 刀盘中心与两轮分度锥顶在一直线上的条件80

第7章 起重机用齿轮减速器80

5 齿两侧面压力角的修正81

4 小齿轮根锥角的修正81

3 高变位系数x181

2.4 分度锥面几何参数计算81

参考文献81

2.2 相邻行星轮轴孔弦距相对误差FL82

第6章 主要零件的技术条件82

1 齿轮精度及技术条件82

1.1 精度等级82

3.4 侧隙82

2.1 中心距极限偏差(±fa)82

5.3 换档性能试验82

6 小齿轮无根切最小变位系数82

1.2 对行星轮的要求82

2 行星架及其他主要零件的精度和技术82

要求82

3 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83

2.4 静平衡与动平衡83

2.3 行星轮轴承孔对行星架基准轴线的平行度公差?和?83

6.1 标准应用范围83

6.2 误差定义及代号83

2.5 其他主要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83

7.1 齿顶变尖验算83

7 齿顶变尖检验和小轮小端倒坡83

3.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要求83

6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公差83

1 传动原理与结构形式84

第7章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84

1.1 传动原理84

5.4 定输出转矩载荷条件下的反拖84

试验84

5.6 变速器脱档试验84

5.5 同步器性能试验84

3.3 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的热处理84

特点84

3.3 其他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84

变形84

3.2 NGW型、NGWN型传动齿轮材料的84

7.2 小轮小端齿顶倒坡84

8 轮坯尺寸85

1.2 传动比计算85

5.7 噪声测试85

1 小模数齿轮的结构形式和基本尺寸85

第6章 小模数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85

3.5 图样标注85

1.3 安装方式86

10 “奥”制准双曲面齿轮的齿形系数86

9.3 重合度86

9.2 法面当量齿轮齿数86

9.1 端面当量齿轮86

1.4 轴端形式86

1.5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86

6 可靠性试验86

6.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86

6.2 可靠性试验方法86

6.3 可靠性试验的试验台86

1.6 齿轮精度86

1.7 润滑与密封86

9 “奥”制准双曲面齿轮的当量齿轮参数及重合度86

10.1 载荷作用角及载荷作用线与分度圆弧齿厚等分线的交点87

11.1 主要几何参数初算87

11 “奥”制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原始参数87

10.2 危险截面齿厚、弯曲力臂和齿形系数87

2.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87

2 起重机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法87

1.3 结构形式87

2.2 轮齿抗弯强度计算87

6.4 对可靠性试验的要求87

6.3 精度等级88

2.4 计算载荷88

7.1 试验前的注意事项88

2.3 开式齿轮强度计算88

7 试验应注意的事项88

11.2 “奥”制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原始参数88

12 “奥”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89

第8章 精密齿轮传动性能测试89

1.1 静态测量法89

1 传动误差的测量89

7.3 试验结束后的注意事项89

7.2 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9

3 起重机用减速器90

3.1 起重机用三支点减速器(QJ)90

6.5 直廓环面蜗杆蜗轮齿坯公差90

6.4 主基圆半径公差90

4 齿轮的渗氮90

4.1 齿轮渗氮的性能及技术参数90

2 齿轮与轴的联接91

2.1 销钉联接91

3.2 起重机用底座式减速器(QJ-D)91

3.3 起重机用立式减速器(QJ-L)91

3.4 起重机用套装式减速器(QJ-T)91

3.5 起重机用QS型减速器91

2.2 螺钉(铆钉)连接91

7 蜗杆副零件工作图91

6 齿面粗糙度91

7.1 直廓环面蜗杆工作图91

7.2 直廓环面蜗轮工作图91

1.2 动态测量法91

6.1 图样上标注的数据91

7.2 操作者的培训92

2.3 摩擦联接92

2 参数选择及几何尺寸92

2.1 参数选择92

7.3 齿轮精度和接触斑点92

7.1 检测条件92

6.2 参数值92

7 轮齿的接触斑点92

第8章 甘蔗压榨机齿轮减速器92

3.6 起重机减速器的选用92

1 概述92

4.2 齿轮的渗氮工艺92

3 小模数齿轮传动箱体的结构设计93

2.4 键联接93

8.2 轴线平行度93

1.1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93

1 包络环面蜗杆的成形原理93

第5章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93

3.1 支架式结构93

2.2 零齿差传动的参数选择93

8.1 中心距公差93

2.2 主要技术参数93

2.1 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93

2 全封闭平行轴减速器93

8 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93

9 侧隙94

8.3 轴线平行度公差的最大推荐值94

9.2 最大齿厚94

2.1 塞尺法94

9.3 最小侧隙jbnmin94

9.1 定义94

2 回差的测量94

3.2 隔板式结构94

3.3 箱式结构94

2.3 外形尺寸94

2.2 百分表法95

2.3 度盘法95

2.4 自整角机法95

4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95

1.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95

2.3 齿轮几何参数及尺寸选用表95

1 可靠性与安全系数95

第5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95

9.4 齿厚偏差与公差95

1.3 二次接触原理96

2.5 双向传动误差法96

2.6 机械滞后回线法(逐次加载法)96

参考文献96

2 设计计算96

3 齿面接触强度校核计算96

3.3 使用系数KA97

3 扭转刚度的测量97

3.3 外形尺寸97

3.2 主要技术参数97

3.1 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97

3 行星齿轮减速器97

3.1 计算公式97

3.2 名义切向力F197

1.4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基本型传动与变型传动97

4 摩擦力矩的测量98

2.1 第一次包络98

计算98

2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几何98

13 “奥”制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参数98

4.2 弹簧秤法98

4.3 摇摆电动机法98

3.4 动载系数Kv98

4.1 重力法98

4.5 电测法99

4.6 应变片法99

4.3 外形尺寸99

4.2 主要技术参数99

4.1 结构特点99

4 TF型分配箱99

4.4 停车法99

3 受力分析99

3.1 销轴式输出机构受力分析99

3.2 浮动盘式输出机构受力分析99

3.3 零齿差式输出机构受力分析99

5 压榨机减速器的选用100

1 概述100

1 概述100

2.2 第二次包络100

2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公式100

2.1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100

4.7 电磁相位差式扭矩仪法100

4.8 磁度盘法100

第9章 船舶齿轮减速器100

系数KHβ100

2.2 轮齿抗弯强度计算100

4.1 浮动盘式输出机构100

2 船用减速器形式分类100

4 输出机构的强度计算100

第9章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100

3.5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100

3 载荷及与其有关的系数101

3.1 名义切向力和参考点的线速度101

3.2 使用系数KA101

3.3 动载系数Kv101

6 转动惯量的测量101

6.1 落体法101

6.2 停车法101

5 传动效率的测量101

4.3 零齿差式输出机构101

4.2 十字滑块式输出机构101

3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101

3 船用减速器的一般要求102

5.1 齿轮抗弯强度计算102

5 齿轮强度与轴承寿命的计算102

7 角加速度的测量102

3.4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和KFβ103

参考文献103

5.2 转臂轴承及输出机构轴承寿命的103

6 传动效率的计算103

计算103

3.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Ha和KFa103

4.2 倒顺离合型减速器103

4.1 离合型减速器103

4 船用柴油机减速器103

7.1 减速器的系列设计104

7 减速器及其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104

4.1 影响齿面的计算接触应力基本值的系数104

7.2 技术要求104

4.3 船用中速柴油机减速器系列104

4 接触强度计算的有关系数104

附录 齿轮基本术语105

5.1 齿轮热处理质量检验105

4.4 双速倒顺离合减速器105

8 典型零件工作图105

5 齿轮热处理缺陷及质量控制105

4.2 影响许用接触应力的系数105

5.1 影响齿根应力基本值的系数106

5 抗弯强度计算的有关系数106

4.5 船用柴油机多机并车减速器106

5 船用涡轮机减速器106

4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107

计算107

系数KHa107

3.6 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107

5.1 单串联铰接式传动107

5.2 双串联铰接式传动107

5.2 齿轮的热处理质量控制108

5 精度规范和零件工作图108

系数ZB、ZD108

3.8 节点区域系数ZH、单对齿啮合108

3.7 轮齿刚度——单对齿刚度c′和啮合刚度cr108

齿轮行业部分企业名录109

6.2 联合动力开式传动109

第10章 直齿锥齿轮的承载能力计算实例109

5.2 影响许用齿根应力的系数109

6 船用燃气轮机与柴油机联合动力传动109

装置109

6.1 联合动力闭式传动109

6.1 基本原理110

6 变轴交角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10

9 三环传动110

9.1 传动原理与形式110

9.2 结构特点110

7.1 三分支传动110

7 多分支齿轮传动装置110

6.2 参数选择110

3.9 弹性系数ZE110

3.10 接触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ZE110

3.11 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Zβ110

2 直齿锥齿轮承载能力校核的原始参数110

1 概述110

参考文献111

7.2 四分支传动111

3.12 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Iim111

9.4 承载能力计算特点111

9.3 主要参数的确定111

3 直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111

6.3 设计加工要点111

3.13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ZL、Zv、ZR112

7 渐开线圆柱齿轮-环面包络蜗杆传动113

8 船用低噪声减速器设计113

9.5 效率与热功率113

8.1 低噪声减速器设计要点113

8.2 轮齿修形113

参考文献114

4 直齿锥齿轮的接触强度校核114

9.6 装配条件114

9.7 主要制造技术要求114

8.3 降噪辅助设计114

5 直齿锥齿轮的抗弯强度校核115

5.1 按B法计算齿根应力基本值σFO-B115

1.3 高速级设计计算115

1.1 已知条件115

1 低速行星齿轮传动设计115

第8章 设计举例115

1.2 方案设计115

3.14 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ZNT116

3.15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ZW116

5.2 按C法计算齿根应力基本值σFO-C116

5.4 直齿锥齿轮的抗弯强度校核117

8 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17

8.1 概述117

8.2 形成原理117

5.3 影响许用齿根应力各系数的计算117

第11章 弧齿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承载能力计算117

8.3 几何计算118

3.16 接触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ZX118

3.17 最小安全系数SHmin、SFmin118

4 轮齿弯曲强度校核计算118

4.2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119

8.4 承载能力及精度规范119

1.1 计算的齿根弯曲应力119

1 弧齿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计算119

系数KFβ119

4.1 计算公式119

第6章 锥蜗杆传动120

1 概述120

1.4 低速级设计计算120

1.1 传动特点120

4.4 齿形系数YF、 YFa120

系数KFa120

4.3 弯曲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120

1.2 锥蜗杆和锥蜗轮的相对位置和最佳旋转方向121

1.5 均载机构的设计计算121

2.6 修形计算122

2.5 啮合质量指标验算122

2.4 几何尺寸计算122

2.2 结构形式和制造工艺的选定122

2.1 已知条件122

2 高速行星齿轮传动设计122

2.3 主要参数的确定122

1.3 锥蜗杆的齿面和几何参数122

3.2 主要零件材质和齿轮精度123

1.4 当量圆柱蜗杆传动123

2.7 齿轮强度验算123

2.8 行星轮轴承设计123

3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123

3.1 齿数和模数的确定123

3.3 几何参数计算123

1.2 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124

3.4 插齿刀参数计算124

2 锥蜗杆传动原始参数的选择124

3.5 内齿轮根圆直径计算125

3.6 强度计算125

2.1 计算齿面接触应力125

2 弧齿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125

计算125

1.4 锥齿轮副的齿根额定承载能力125

1.3 按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125

参考文献126

3.7 传动效率计算126

4.5 应力修正系数Ys、Ysa127

3 失效形式的设计步骤127

4 锥蜗杆传动中心距估算128

5 锥蜗杆和锥蜗轮的几何参数计算129

2.2 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130

2.4 锥齿轮齿面接触额定承载能力131

4.6 弯曲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Y?131

计算131

3 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与齿面承载能力计算中的几何系数J和I的近似计算131

3.1 几何系数J的近似计算131

4.8 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σFlirn131

2.3 按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131

4.7 弯曲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Yβ131

6 齿面中点参考锥面几何参数计算132

3.2 几何系数I的近似计算133

7 啮合效率计算133

4 准双曲面齿轮承载能力计算134

4.1 准双曲面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134

计算134

4.2 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134

8 轮齿上作用力的计算134

计算134

4.9 弯曲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YNT134

9 许用输出功率校核135

4.10 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δrelT135

4.11 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YRrelT136

4.12 弯曲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Yx136

5 变载荷工况下齿轮强度的校核计算137

11 锥蜗杆和锥蜗轮的结构图和主要尺寸137

10 锥蜗杆的刚度校核137

12 锥蜗杆传动的精度138

6 胶合承载

热门推荐